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一上
Workshop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(Ⅰ)1 
開課學期
111-1 
授課對象
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陳育貞 
課號
BP7016 
課程識別碼
544 M0381 
班次
03 
學分
6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6,7,8,9(13:20~17:20)星期五6,7,8,9(13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工綜302工綜302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 且 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12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當下,空間規劃設計究竟該如何回應公共衛生及WHO「健康城市」(Healthy City)的挑戰?因必要的社交距離而造成的公共空間質變,如City Space Architecture – UN Habitat研究的2020: A Year without Public Space under the COVID-19 Pandemic,邁入2021後仍未見緩和,規劃設計專業又如何從中反省公共空間的社會角色,乃至啟動全新的社會想像?新冠肺炎衝擊下,原本就相對弱勢的社區及個人,是否能得到社會安全網的保障,甚至透過韌性社區規劃強化疫災後的恢復力?眾人懷念疫情前的都市日常,真是一個我們急於重返的公義、永續、及共融世界;或疫情伴隨這兩年極端氣候下日益頻繁的旱澇接踵現象,正暴露了原本人類社會及城鄉結構的脆弱?我們期待的後疫情空間和社會秩序,究竟該奠基於什麼價值或共識?台灣原就棘手難解的萎縮及高齡化問題,會因疫情加劇,或反而得以從舊制度和舊規劃工具中另闢蹊徑?而COVID-19打開的潘朵拉盒子,是深化人際關係裂解的不可逆過程,或是不同文化及社會背景公民「合作」的開始?

這些是2021環境規劃設計實習一無從回避的課程命題,也是我們嘗試透過與修課學生跨領域「合作」的規劃設計操作,共同探索當前及下階段空間社會轉型的機會。實習一的合作本來就非某種專業修辭,而是課程組織及結構上的必然。但我們擬透過不同階段的主題,將過往參與式規劃設計的方法,進一步推向合作式規劃設計,意即,實習一的成員將是實質的利害關係人、或成為特定空間社會處境中的局內人,並與其他成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,民主決策,從而進入空間規劃設計的流程。

階段一,因疫情存在太多變數,我們不擬讓修課學生立刻進入實習田野,轉而以城鄉所本身的動遷為題,利用七週的時間,共同規劃公館樓遷回工綜館後的整體空間配置及計畫書內容。公館樓承載了城鄉所特定年代無可替代的集體記憶,至今鮮明的「我們反對」宛如緊貼台灣社會運動脈動的城鄉所印記,地下室則是觀影論辯卻神秘幽邃的場域,還有四樓與城鄉所歷史共構、對台灣民主化空間轉型有重要?發及貢獻的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等等,都是未來搬遷過程和城鄉工綜館整體規劃必須考量的傳承線索。但城鄉工綜館更將是下一世代城鄉人持續生根茁壯的所在,面對真實的使用需求,如何誘生利害關係人或使用者參與規劃,促成合作夥伴關係,並具體形塑可行的空間計畫,同樣是不可或缺的程序。融合公館樓及新城鄉工綜的參與式及合作式規劃設計,將是階段一的真實挑戰。

階段二將接續合作式規劃設計的操作,以共融合作住宅(cohousing inclusive)為議題,促進公民民主(civic democracy)及多元共融的日常實踐。確定組別後,由各組成員自行評估並選擇住宅基地,同時設定自身及夥伴(甚至個別家庭成員)為其中居住主體,再融入真實基地環境或既存的社區鄰里。亦即,此共融合作住宅可設定為一處新建住宅,也可以是既有聚落或住宅環境的轉適、活化、或再生。各組自主的基地評估若有困難,課程也準備了一些脈絡較為合適的地點,提供學生選擇考慮。此階段的操作會引入意向性社區(intentional community)的實踐取徑,並與OURs(都市改革組織)及淡江建築研究所進行跨校及跨域合作,從論述、國際及本地案例研究、到正籌劃中的合作住宅社區交流,以工作坊或論壇的對話及互評,探討共融合作住宅(包含合作學生宿舍co-operative student dorm)的政策制度、規劃設計方法、及營運機制。學期末總評後,預計將與OURs及淡江建築共同展覽,對外發表。

階段二的操作,可能因基地及議題的動態延伸至下學期的階段三。但若展覽後個別組希望告一段落,則階段三將持續合作的方式,啟動新的議題,如此概述第一段所提到的健康城市、疫情下的公共空間擬議、萎縮及高齡化城市、SDGs下的韌性都市/社區規劃等,可在合適且已具在地利害關係人夥伴的基地重?規劃設計流程。階段三的課程方向將視階段二成果彈性調整,各組可保持自主性,但必須與課程導師研商後確認。 

課程目標
1.面對疫情(「後」疫情、疫情後)時代的空間社會真實及常態,重想規劃設計介入社區或社會的取徑,尤其是參與式方法及田野實踐的必要調整。
2.透過公館樓搬回工綜館、並擴充未來使用空間樓層,進行一階段參與式/合作式規劃設計的操作,同時強化空間測繪及基本規劃設計能力。
3.延續一階段的練習,面對夥伴間差異及合作的課題,並透過共融合作住宅(cohousing inclusive)的研究和規劃設計,提擬真實基地上(包含新建及再利用/活化)住宅社區的文化形式及內容,乃至空間社會轉型的可行性。
4.跨校交流,與淡江建築研究所合作,就合作住宅規劃設計的議題分頭並進,評估各種可能基地的社會機會,進而思考不同方法論的影響和啟發。 
課程要求
一階段:公館「?反」工綜,工綜館城鄉樓參與式規劃設計
空間測繪建檔
規劃者也是使用者
舊模式(如大桌、公館二樓花台等)的分析紀錄及未來模式的建立
使用需求面及城鄉所空間性格/調性並重的建築計畫書
公館成為工綜的一種展示計畫(基金會,我們反對,蔡龍進鍾馗畫像,阿伯,地下室木門窗及座椅,社會運動現場及後勤空間等)
訪談、速寫、工作坊、協作
分三大組(每組兩小組,公館 vs. 工綜)各提一計畫
模型尺度(小組可選擇不同尺度)-整體:1/100,細部:1/25,1/10,甚或mockup,由小組依
11/5總評邀請淡江建築朱百鏡老師一班

2. 二階段:共融合作住宅規劃設計
基地可行性評估,新建合作住宅的模擬及閒置房舍再利用為合作住宅的機制
基地的社會計畫:目前是否仍有原居民及現存居住文化,鄰里關係描述分析
角色扮演(設定自己作為合作住宅居民)及團隊內的溝通協商合作,並提出共融(inclusive)的落實方法
合作住宅及合作(社)宿舍的案例研究及相關知識:機制、組織、價值/意向、實踐、營運(含財務)、乃至台灣相關法規政策的反省
意向性社區的概念及範型:從意向性社群島嶼到空間社會轉型
從私密空間到分享空間、從建築單元到整體環境、從生活到生產到生態共融的平面配置計畫
從A pattern language到Housing as if people mattered的合作住宅模式建構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詳見文件之完整課程大綱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